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肇庆市统计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200007141797Q/2024-00173 分类:
发布机构: 肇庆市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24-11-28
名称: 2024年1-10月肇庆市经济运行简况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1-2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2024年1-10月肇庆市经济运行简况

发布日期:2024-11-28  浏览次数:-

  1-10月,全市经济运行仍存压力,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呈向好态势。

  规上工业低位运行传统优势产业保持活力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8.35亿元,同比下降1.8%,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39.9%,制造业下降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6%。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微型企业增速分别为-3.4%、-8.2%、3.6%、6.4%。从现代产业看,先进制造业增长2.0%,高技术产业增长0.3%。从行业增长面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1%,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43.0%,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19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网络零售拉动作用明显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5.81亿元,同比增长1.9%,比前三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92.35亿元,增长1.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3.46亿元,增长2.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944.20亿元,增长1.9%;餐饮收入61.62亿元,增长1.6%。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中,部分基本生活类和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势较好,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烟酒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33.3%、233.8%、60.5%、55.2%。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7.3%,比前三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速3.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制造业投资实现增长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8%,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7.6%。分领域看,工业投资下降2.8%,制造业投资增长3.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4.9%。商品房销售面积229.61万平方米,下降33.6%;商品房销售额129.09亿元,下降34.4%。

  金融运行平稳,民生支出有保障1-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8.92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税收收入63.76亿元,下降0.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5.42亿元,下降4.2%;其中,财政投入民生类支出238.4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1%。

  10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874.74亿元,同比增长4.0%,比9月末降低0.1个百分点。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405.59亿元,同比增长7.3%,比9月末提高0.8个百分点。

  CPI微幅下降,食品价格上涨1-10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非食品价格下降0.7%;消费品价格下降0.5%,服务价格上涨0.1%。

  附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2.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的影响。

  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肇庆调查队。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