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215号代表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植思华等代表提出了关于做优做强粤字号“土特产”的建议,我市对植思华等代表提出建议表示大力支持,经研究,提出协办意见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新三品”发展路径,持续加强农产品品牌顶层设计,推动“肇农优品”品牌提升,品牌认证数量呈逐年提升趋势。目前,我市拥有“粤字号”农业品牌产品76个和5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特优新总数居全省第三。
(一)强化农产品品牌顶层设计。2019年,印发实施《加快推进“肇字号”品牌强农的实施方案》,提出强化农业品牌基础、精心培育农业品牌、强化品牌政策扶持、提升品牌服务水平等4方面工作措施,市政府明确对首次获得省名牌产品(农业类)、农产品标志认证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10万元。2022年,出台《肇庆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奖励办法》,明确对首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产品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3万元、5万元和10万元。加大品牌强农战略实施力度,截至目前,全市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2个、“粤字号”品牌农产品76个。四会、德庆分别被誉为“中国柑桔之乡”“中国贡柑之乡”;广宁获“中国沙糖桔之乡”“中国竹子之乡”称号;高要被命名为“中国罗非鱼之乡”“中国罗氏虾之乡”和“中国肉桂之乡”。创新打造了“肇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编制《肇庆特色农产品》画册,发布“肇农优品”品牌目录,精选出肇庆农业品牌128个,并联合西江日报社,开设了“肇农优品”专栏,累计发布品牌农产品专题报道104篇,发布短视频40个,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有效提升了“肇农优品”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二)打造一批农业龙头示范企业。近年来,肇庆市大力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倍增工程,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已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龙头企业梯级分布的结构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3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1家(国家级1家、省级62家、市级78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3家,总数排名全省第10位,比上年提升2个名次。其中2022年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0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新增数量创历年新高。2023年,我市正在同步组织开展市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工作,目前已有40家企业申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力争组织推荐不少于45家企业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三)开展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围绕省委、省政府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指示精神,我市坚持以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德庆贡柑、四会兰花、封开杏花鸡、广宁油茶等一批粤字号“土特产”市场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打造全省典范。四会兰花以“父爱如兰,用兰勇敢表达爱”为主题,打造父亲节送兰花网络营销话题,大幅提升了四会兰花品牌定位和产品附加值。活动集中推广期2个月内,四会兰花微信指数环比增加1496%,销售额超1.2亿元,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长6倍。封开杏花鸡借势高考季热度,推出“杏花鸡+高考”等系列营销行动,举办“封开杏花鸡、香飘大湾区”—肇庆封开杏花鸡(佛山)品牌推介会,不断扩大封开杏花鸡的品牌影响力。活动期间,新华网、南方农村报、南方+、今日头条等知名媒体报道共达100多篇,有2000多万直播流量直达C端、10多万名采购商在线围观。推动5个杏花鸡重大项目现场签约,30多家企业签订产销协议,订单意向签约金额超过1亿元,新增扩展杏花鸡销售点及体验店20家,养殖户70多户,养殖场6家。德庆贡柑咬定“1+2+10”目标任务,启动“整装再出发,一起向未来”2022年市场营销工作,发布德庆贡柑“身份证”和贡柑树认养人权益,成功举办“11.11采摘节”、“新农人会客厅”和田头直播等活动,继续深化德庆贡柑市场体系建设。
(四)搭建农产品“走出去”平台。一是搭建了肇庆全发农产品进出口服务平台,配置成品冷库,原料冷库,恒温加工车间,装卸平台和车辆停放区、检测室、铅封场、监控设备等硬件设施。冷库面积达占地3000㎡,满容可储蔬菜500多吨,向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含港澳地区)持续输送优质农产品。二是率先探路RCEP大市场,推动德庆贡柑“唱响全国、走向世界”。承办广东省农业领域对接RCEP十大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全省率先发布十项支持政策,推出建设国际柑橘大数据平台等一批“走出去”的政策机制,建成集聚柑橘溯源、质量监控、分拣物流、洽谈签约及电商直播功能于一体的RCEP柑橘国际采购中心。加强与广州海关、肇庆海关等对接,协同推进柑橘通关查验便利化。与厦门建发、侨益物流、连连国际支付、广东中荔等签订合作协议,畅通柑橘贸易供应链、结算链、物流链。德庆贡柑累计出口5万多斤,销售单价超10元/斤,成功打入德国、荷兰、加拿大、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际市场,以贡柑“小球”推动肇庆农产品融入世界“大球”。三是积极帮助我市农产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一批特色农产品走向国际,今年以来,共组织了相关农产品企业参加广交会、粤澳名优展等重点展会合计超过10家次,同时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如贡柑等通过跨境电商远销迪拜、泰国等地区。助推我市农产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抓抢海外订单,提升国际知名度。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市农产品出口增长34.1%,实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五)加强智慧监管保障舌尖安全。一是以实施“三品一标”为抓手,维护品牌的信誉度与美誉度,不断加大证后监管力度。将“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监测列入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使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截至目前,全市开证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累计3732家,开具1013434张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用证产品达361903吨。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32个,品种涵盖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茶叶等主要农产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67个,绿色食品52个,有机产品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2022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二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的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建设工作。2021年,省下达我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资金1064万元,要求建设不少于78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的建设任务,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建设完成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88个,项目完成率达112%,新增库容3.25万立方米,绩效任务完成度居全省前列。按照省厅2022年下达的建设任务目标,我市正稳步推进各项建设工作。
(六)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业转型升级。一是以肇庆裹蒸、德庆贡柑等地理标志商标为重点,开展区域地理标志优势产业培育。2022年投入了50万元开展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申请促进项目,投入了20万元开展地理标志专业服务提升计划项目,支持各地地理标志产品商标注册,为地理标志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专项服务,开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和运用促进指导,推进地理标志行业产业发展。德庆贡柑龙头企业碧桂园农业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改善园区基础科技设施,推广标准化、规模化贡柑种植技术,提高“黄龙病”防控防御水平,提升科技服务和技术装备能力。怀集茶秆竹通过示范区带动全县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怀集茶秆竹原竹价格从原来的900元/吨提高到1100元/吨,中心产区种植户年均经济收入达6万元左右,竹制品加工经营户发展到400多户,全面带动种植、加工和运输业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达3.5万个。二是积极争取省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支持,广宁潭布镇的“广薯系列甘薯新品种在肇庆地区的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应用”、肇庆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淡水鱼预制菜提质增效加工关键技术成果集成与示范”两个项目获得了2023年广东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成果集成示范各100万元项目支持。
(七)培育产业振兴生力军。组建了4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组织我市科研院校的130多名科技专家对接我市农业产业园区、农村农业合作社、农业基地、涉农企业、专业户、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帮扶,培育了一批“田秀才”“土专家”“新农人”成为产业振兴生力军。
二、下一步工作
接下来,我市将以深化和推动德庆贡柑、四会兰花、封开杏花鸡、肇庆预制菜、肇庆茶叶等一批等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为抓手,举办土特产展销会,进一步提高“肇农优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做优做强粤字号“土特产”。
(一)强化农业产业用地保障。推动各地在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预留空间保障,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引导各地结合村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统筹谋划村庄产业发展,合理安排产业用地布局,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根据《关于支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政策措施》(粤办函〔2019〕289号)要求,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用地纳入预留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使用范畴。加强用地指标需求的分级分类保障能力,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用于农村新产业新发展、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
(二)优化农业产业金融服务。一是强化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我市各县(市、区)乡村资源禀赋,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主动加大对特色农业、重点农业项目、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园、产业基地的信贷支持,协调金融机构为高要区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及预制菜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及服务,推动拓展我市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二是创新涉农特色信贷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基础,研究推广符合区域特色的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体农民需求,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深入开展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在主要涉农县(市、区)开展以肇庆预制菜、肇庆茶叶、肇庆柑橘、四会兰花、封开杏花鸡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实施质量承诺行动,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开展“统一标志、统一目录、统一包装、统一标准”行动,讲好品牌故事,打造田头电商集市,举办“线上+线下”博览会,进一步强化县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提升我市特色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
(四)持续发挥农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粤字号“土特产”质量形象,发挥RCEP柑橘采购交易(广东德庆)中心作用,进一步加强对RCEP相关优惠政策进行解读和指导,实施出口备案点对点服务,举办农产品出口培训班,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持续开展农产品出口备案政企点对点服务。
(五)加大品牌管理标准化建设。一是发动和引导企业进行“两品一标”认证,全力助推乡村经济、绿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方向。通过“试点示范带动、全面推广应用、提升与整治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市中小微企业广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提升企业导入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积极性、有效性,助力本市小微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二是抓实抓牢农产品全链条溯源工作,做好农产品产地市场准出和市场准入全流程追溯试点工作,保障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衔接机制有效运行。
(六)积极加强农产品冷链建设。为加强我市疏通农产品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加快补齐冷链短板,减少农产品损耗,我市积极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在第一批国家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工作中一共有两个示范县入选,分别是怀集县和封开县,争取到国家扶持资金2160万,怀集县的冷链物流项目有县镇级快递共配中心和村级物流体系末端建设项目、农副产品电商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快递物流自动化分拣与共配项目、农副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项目;封开县的冷链物流项目有邮政供应链枢纽建设项目、邮政供应链信息中心建设项目、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快递物流自动化分拣与共配项目。有关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我市农产品冷链运输能力,同时今年我市将有高要区、四会市申报第二批国家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
专此函达。
肇庆市人民政府
2023年5月16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