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今年十件惠民实事进展顺利
具体事项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肇庆市政府2016年十件惠民实事共41个具体事项取得阶段性成效,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进度要求。
今年上半年,我市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继续得到提高。7月起,我市按新标准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由原来的100元/人/月提升至110元/人/月,并补发1-6月份调整提高的基础养老金差额。在城乡低保方面,端州区、德庆县、肇庆高新区目前已经实施2016年我市城乡低保最低标准并已按最新城乡低保对象名册从2016年1月1日起予以补发。此外,我市从今年1月1日起,提高孤儿供养水平,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共计971万元已下达各县(市、区),各地正在抓紧审核孤儿资料,配套提标资金。市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正抓紧申报。2016年1月—5月份,全市共发放高龄老人津贴1914.6万元。
棚户区改造“房票”制度是肇庆学习借鉴全国各地的棚改政策措施,并结合肇庆实际创造性开展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2016年我市计划棚户区改造4790户,新增公共租赁住房(含发放租赁补贴)712套(户)。目前,全市新开工棚户区改造住房226户,鼎湖区是我市首个试行“房票”的地方。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鼎湖、高要、四会、广宁、德庆、怀集、封开等各地正全面推进农村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223公里,为年度任务的74%。
农村危房改造方面,全市已开工建设1665户,竣工669户。此外,全市6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均已接受省级等级评价。截至6月30日,全市村庄保洁覆盖率达10 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比例达27.48%,70.99%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上半年共有20条村成功创建省卫生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我市向市财政局征求关于2016年我市各县(市、区)配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分配的意见,9月底前,将市、县两级配套资金划入市社保基金财政专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5元。中央、省分别财政补助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2605.55万元、7239.78万元,市财政已下拨2016年第一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3127.745万元至各县(市、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为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全市新建的4所学校正在有序推进,扩建的15所学校,鼎湖坑口迪村中心小学等7所学校的扩建工程已封顶。截至6月底,全市还发放资金4 45. 99万元,提高学前教育困难家庭幼儿生活费补助标准,同时下拨学校资金9701.07万元,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免学费补助标准。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顺利推进。上半年,全市累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8140人,完成年任务的70.35%;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791人,完成年任务的61.74%,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补贴22411人,完成年任务的74.70%。全市小额担保贷款年内累计发放237笔,发放金额2867万元,人均放贷12.09万元,扶持创业人数237人,带动就业人数1232人。
城乡生态宜居建设工作进展顺利,东调洪湖市民休闲公园建设项目正在征地,狮岗岭市民休闲公园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已得到批复。全市已经完成2个森林公园建设,另外还有12个正在施工。
六七月的蓝天白云刷爆市民的朋友圈,在“铁腕整治”下,市民直观感受到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上半年,肇庆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01,同比降低8.7%;优良天数为168天,优良率为92.3%,同比上升6.7%。为加强水污染防治,我市启动羚山涌、石咀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启动和推进西围涌、新窦涌等7条污染河涌整治工程,积极推进城东片区雨污分流,进一步提升西江水质。
此外,阅江大桥建设工程加快推进,肇庆大桥扩建工程也开始动工,321国道城市化道路改造工程上半年完成年度投资5.95亿元,黄岗路(砚都大道至东湖路段)、紫云路、叠翠北路(新园路至东湖路段)等路段建设也在顺利推进。在公共交通线路方面,我市将309线肇庆至白诸、310线肇庆至大湾县际客运班线,改造为809、810线肇庆至云浮跨市公交。同时还开通了高要城区至肇庆东站快速公交线路K04线,中心城区交通通行力得到大提升。
在优化完善公共文体设施方面,我市推进市体育中心升级改造项目,体育场拆除工程完成约92%,正进行室内饰面层凿除施工。肇庆新区体育中心建设项目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