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解读
2022年10月11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肇庆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房住不炒”、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困难的重要渠道。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国办发〔2021〕22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21〕39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完善我市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定出台《肇庆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本方案主要通过明确制度,制定政策和组织实施,进一步健全我市以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问题。本方案分为六大点内容,一是指导思想、二是主要目标、三是基本原则、四是支持政策、五是审批认定、六是监督管理、七是保障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一)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问题,由政府给予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投资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只租不售,原则上以建筑面积7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具体由市、县住房保障部门制定。“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300套/间,到2025年,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完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有效缓解。
(二)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支持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土地支持政策。包括允许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利用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
二是财政支持政策。可争取中央财政、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及专项债给予支持;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主体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算缴纳增值税,并且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三是金融支持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信贷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企业发行住房租赁担保债券,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申报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四是公共服务政策。明确取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后,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照居民标准执行;保障性租赁住房承租人可根据各县(市、区)政策享受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积金等基本公共服务。
(三)严格监督管理。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主体的市场监管,全面建立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主体信用记录,落实信用评价和惩戒机制;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监督检查和合同登记备案,落实对已享受优惠政策项目备案要求;加大对未经批准擅自改变用途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四)落实责任主体。各地人民政府(管委会)对本地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负主体责任。建立项目认定书制度,市级主管部门牵头制定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具体工作流程和指引,各地人民政府(管委会)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认定工作的实施主体,负责组织属地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认定工作。
三、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积极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保障性租赁住房坚持小户型、低租金,既能够适应新市民、青年人的承受能力,也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租住需求。同时,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设,建在城区、产业园区及周边、交通便利区域等,可以促进职住平衡。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阶段性住房困难,为他们在城市安居乐业提供基本住房保障。
二是有利于推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保障性租赁住房由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坚持“谁投资、谁所有”,改变了政府作为居住用地唯一供应者、房地产开发商作为住房唯一供应者的情况,推动实现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
三是有利于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能够切实增加小户型、低租金房源供给,优化租赁住房供应结构,也有利于稳定市场租金,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四是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企业。政府提供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能够降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成本。同时,审批制度改革措施以及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出台,也有利于帮助住房租赁企业解决审批等方面的难题。
四、保障性租赁住房与公租房的区别
一是性质不同。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普惠性公共服务,由政府给政策引导市场补充供给,而公租房是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承担兜底保障责任。
二是对象不同。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无房新市民、青年人,不设收入线门槛,缓解阶段性住房困难;公租房面向城镇住房、收入困难家庭,设有收入线门槛。
三是实施区域侧重点不同。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发展是产业园区、重大企业、重大项目等配建的宿舍型租赁住房,而公租房是各地对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
四是房源筹集方式不同。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保障,主要有5种筹集建设模式;公租房主要由政府负责提供实物房源和货币补贴。另外,在准入退出管理、监测评价等方面也存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