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全力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强化监测预警 做好抢险准备
4月4日夜间到6日白天,肇庆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降水,主要集中在怀集、广宁北部、四会和鼎湖东部;雷雨时部分地方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7到9级短时大风、小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从市三防办获悉,截至6日21时,本轮强降雨过程中,我市江河湖库水情总体平稳,未发生险情灾情,全市平安稳定。
加强监测预警 确保安全度汛
肇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轮强降雨防御工作,特别对清明期间强降雨防御进行专门研究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树牢底线思维,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监测预警,提前落实落细防御措施。市三防总指挥部提前发出清明假期强降雨防御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严格执行汛期标准,扎实做好各项防范应对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市从4月2日开始实行“一日一研判”机制,市三防办会同气象、水文、水利等部门开展会商研判,及时向各地各部门发布最新研判成果,并强化落实分镇短临预警、暴雨重现期预警、夜间防范提醒、直达基层责任人暴雨预警双重“叫应”等有效机制,并每日实时调度检查受强降雨影响的县、镇,督促各地切实强化防御措施落实。
4月5日18时,市水利局启动水利系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指导督促各地高度警惕旱涝急转及持续强降雨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风险,督促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和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上岗到位,履行职责,强化水工程巡查排险和在建工程安全管理、抢险技术支撑等防御工作,全力确保安全度汛。
据市自然资源局和市气象台联合预警,截至6日18时,我市共向广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四会市共55个镇(乡)部分区域发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3级预警(黄色)。本轮降水开始后,各县(市、区)及市自然资源局启动24小时防御。
同时,市三防办统筹宣传部门和各监测预警部门在市、县级电视台、电台、公众号等媒体以及乡村大喇叭等滚动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打通防汛预警“最后一公里”。
突出防御重点 强化风险管控
了解到,为扎实做好防汛各项工作,此前我市已开展了汛前防汛安全大排查,目前正在抓紧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开展整改整治。清明节前,市三防办统筹各地及有关部门开展“回头看”,对各类风险隐患进行再检查、再落实,逐点、逐项落实安全管控,特别要求强化在建水利工程度汛管理以及地质灾害、削坡建房等重点环节的风险管控。
市三防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针对还未完成全面整治、仍存在较大风险的隐患部位,严格做好了应急预案,提前落实了应急队伍和抢险物资,加强一线监控、巡查和预警,一旦发现危险或征兆,将第一时间提前、彻底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切实抓好各项防范应对措施的落实。
加强值班值守 做好抢险救援准备
清明假期期间,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执行汛期标准,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加强备勤值守力量和抽查调度,各级责任人全员上岗、严阵以待。我市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深入一线,强降雨、洪水等影响期间,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
同时,我市统筹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提前向强降雨重点影响的区域预置抢险力量和装备物资。目前,全市组织214支共9855人的防汛抢险队伍,落实防汛救灾物资,做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自4月3日起,全市水利系统累计派出95个工作组赴一线指导,分别组织488人开展水库巡查、304人开展堤防巡查,向相关责任人发送山洪预警短信2056条次。同时加强水工程调度,从4月4日8时起,全市23宗中型水库累计拦洪2057万立方米,有效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