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前三季度肇庆市经济运行情况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据测算,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下简称GDP)1657.66亿元,增长6.4%,与上半年持平,基本达到6.5%左右的年度计划。分产业看,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4%、6.6%、6.7%。
与上半年对比,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房销售面积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不同程度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增速有所放缓(见表1)。
(一)从生产方面看,农业小幅上升,工业和服务业相对平稳。
农业生产稳步提升。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215.82亿元,同比增长4.4%,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蔬菜、水果丰收,蔬菜播种面积达87.55万亩,增长2.3%,产量183.29万吨,增长4.8%;园林水果种植面积达118.60万亩,增长0.9%,产量28.71万吨,增长8.7%。猪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1.8%和2.3%。水产品产量增长7.9%。
工业生产基本平稳。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从总量前十位的主要行业看,有七个行业实现增长,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130%,拉动增长9.6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增长27.3%、17.9%、13.2%和10.6%。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1.6%,对全市规规模以上工业贡献为45.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
服务业平稳增长。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7%,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8%、5.3%和18.7%,增幅比上半年提高4.3、1.6和0.4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0%,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1百分点;批发业增加值下降20.1%,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个百分点。
(二)从需求方面看,投资平稳,消费加快,出口低位回升。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4%,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和上半年提高2.2和0.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低位回升,实现投资额334.80亿元,增长4.7%,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17.6和3.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312.32亿元,下降1.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了1.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243.53亿元,增长57.3%,比上半年提高8.3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525.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比上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3.5个百分点,比江门市、中山市、惠州市和揭阳市分别高出44、39、17.4和5.6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4.62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半年提高2.1和0.9个百分点。部分基本生活类和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日用品类增长52.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0.0%,金银珠宝类增长42.0%。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97.32亿元,同比增长27.9%,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半年提高3.7和9.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6个百分点。
进出口市场有所回升。1-8月,进出口总额247.29亿元,同比增长1.9%,比上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进口99.51 亿元,增长5.5%,比上半年提高5.3个百分点;出口147.787亿元,下降0.4%,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实际吸收外资金额7.36亿元,同比增长153%。
(三)经济效益良好
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50亿元,同比增长11.0%,略低于上半年0.5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63.83亿元,同比增长20.1%。分县(市、区)看,封开和高新区表现较好,分别增长18.8%和20.9%;德庆增幅较低,增长0.1%。
工业企业利润快速增长。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完成107.71亿元,同比增长22.4%;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5%,比去年同期提高0.82个百分点。
金融市场运行良好。9月末,金融本外币存款余额2456.55亿元,增长11.5%,比6月末回落2.1个百分点。金融本外币贷款余额1746.42亿元,增长23.1%,比6月末提高1.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落地投产成效仍不明显。前三季度,全市新开业(投产)入“四上”库的企业(项目)仅118个,其中工业6个,建筑业3个,批零住餐1个,房地产业59个,500万以上投资项目49个。
工业生产增长动力不强。一是本年新入库企业量偏少。前三季度,全市仅有6家新增投产规上工业企业,合计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0.4%。二是部分工业项目进展缓慢。近年引进的如启迪环保科技城、中电新能源汽车、小鹏汽车等项目未能如期达标达产,不能及时发挥预期的带动作用。
部分商品销售回落。一是汽车类商品销售降幅继续扩大。汽车类商品居民需求逐步饱和,全市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6.0%,拉低全市社会零售总额增长0.4个百分点。二是批发业降幅扩大。前三季度,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18.4%,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8个百分点。
三、对策和建议
加快工业发展,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一是分企施策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行业主管部门要全面掌握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深入研究企业分析停减产原因,积极出台发展政策,增强企业发展信心;鼓励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提升竞争实力;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缓解原材料供应问题;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升级改造、新产品研发,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拓宽渠道争取资金,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帮助企业盘活资产,促进停减产企业早日恢复正常生产。二是培育成长型企业扩大总量。一方面要紧抓小微企业培育,发展部分前景好、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加强对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支持,争取早日培育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壮大全市工业经济规模;另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要对已建成投产,达到规模以上工业标准的企业进行跟踪,督促企业尽快申报入库,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带动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发展。
引导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一是以文体活动带动消费增长。前三季度,第十五届省运会及肇庆半马、鼎湖山音乐节等大型文体活动对全市住宿餐饮业带动作用明显,住宿业和餐饮业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4.5个和0.2个百分点,下阶段应继续举办有关文体活动以促进消费持续增长。二是加快构建新的消费体系。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消费品的多样化、差异化、高品质的需求,加快构建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新格局。
(撰稿:市统计局综合核算科 蔡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