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市民登录| 政务邮箱| 邮件订阅|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现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专辑 > 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

农文旅“融”活乡村 “百千万工程”喜结硕果

保护视力色: 作者:记者 苏燕君 陈明红 来源:西江日报     撰写时间:2025-04-14 11:54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到高要铁岗社区里喝一杯香浓的屋顶咖啡、尝一尝“高桂虾”,在鼎湖黄布沙村浦屿景区采摘鲜嫩的蔬果,去德庆金林村领略水乡风情……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散落在肇庆各地的静谧乡村,正被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春潮逐一唤醒。

  近年来,肇庆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深入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发展都市型、特色型、体验型、生态型乡村休闲旅游新产业新业态,着力写好农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如今,肇庆乡村田园牧歌的诗意生活正在成为各地游客的喜爱与向往,“旅游+农业”碰撞迸发的火花则成为了肇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源源动力。

农村变景区 村景变“钱景”

  “农村变景区”,这是农文旅融合发展为肇庆带来惊喜之一。去年以来,高要区以铁岗社区为主阵地,探索“政府引导+央企助力+民企运营+群众参与”建设典型村的新模式,充分调动起企业、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积极性。铁岗社区群众则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自身资源,建设形式多样的运营项目。

  铁岗社区盘活了112家闲置农房和古村落群,建设特色乡村众创空间,打造屋顶咖啡、共享茶室、自助民宿、特色美食店、庭院经济等一批众创经营性项目,真正将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有机结合了起来。如今,铁岗社区这个“乡愁与新潮兼具”的新农村热闹非凡,早已成为了游客们短途出游的不二之选。

  无独有偶,乘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的东风,鼎湖区沙浦镇黄布沙村也成为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田园牧歌、农家野趣的热门目的地。

  蔬果采摘乐园内种植了水果玉米、木瓜、彩色花生、咖啡番茄等作物,亲子家庭在田间地头嬉戏摘果;乡村美学工坊同样落户于此,由青年大学生用心创作的美丽墙绘成为游客喜爱的热门打卡点;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粤书吧”“鼎阅空间”项目、农耕乐园等文旅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如今的黄布沙村,处处可见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果。

景区带镇村 流量变“留量”

  暮春时节,鼎湖区永安镇五福村正悄然蜕变——五福村文旅项目迎来新进展,其建设主体施工已基本完成。该项目巧妙保留古树老宅的乡愁印记,同时融入文创空间、雅致民宿等多元业态,不久的将来,“茶香伴书韵,鱼跃映夕阳”的田园诗篇将在这里照进现实。

  据悉,五福村文旅项目占地620余亩,总建筑面积4900多平方米,集合了企业院子空间、公共文化空间、特色餐饮、文创消费、共享民宿等多元业态,为“百千万工程”助力。

  高要区金利镇爱群村如今也成为不少城市年轻人“祛班味”的首选。整洁干净的村容村貌,蕴含龙舟、农耕等元素的墙绘,彰显了爱群村的文化内涵。爱群小院、共享采摘园等文旅休闲项目逐步完善,游客们在这里可以围炉煮茶、放声高歌,为乡村带来了流量,更带来“留量”。

  广袤的乡村地区,是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游客寻觅乡愁的广阔天地。当前,肇庆多地正通过盘活闲置资产,传承乡村特色文化,探索出一条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让镇村焕发新光彩,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活力。

  肇庆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各地也是“奇招迭出”,念好“特色经”,擦亮“土特产”招牌。不少地方还打通赏花摘果、农事体验等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开展农业观光、果蔬采摘等项目,打造一批农业研学、农耕体验、田园休闲等热门旅游目的地,给游客带来乡情和乡愁共鸣,让“静止资源”“沉睡资产”化身美丽经济。

  展望未来,肇庆将继续深挖乡村多元价值,通过景区化打造、专业化运营、品牌化推广,让更多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礼品,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百千万工程”,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肇庆智慧与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