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肇庆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召开
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
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肇庆新担当新贡献
张爱军代表市委常委会作报告
12月30日上午,中国共产党肇庆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端州召开。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肇庆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端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委“1310”具体部署,全面总结2023年工作,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动员全市上下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肇庆新担当新贡献。市委书记张爱军代表市委常委会作报告。
会议传达了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听取了2023年肇庆市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全面落实“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深入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的工作情况汇报,审议了市委常委会2023年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抓党建工作情况的书面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肇庆市委关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肇庆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议》。
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迎难而上,统筹推进全市各条战线工作,营造人人谋发展、抓落实、促提升的浓厚氛围,推动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改革开放攻坚克难,民生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交出了一份改革发展稳定的好答卷。
会议指出,一年来,我们激发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推动肇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塑造。我们坚持以改革破题开路,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经济体制改革、改革赋能“百千万工程”、基层改革探索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形成了更多肇庆模式、肇庆经验,“全肇办”涉企服务获评2023年度中国改革典型案例,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市上下的改革热情持续激发、改革氛围更加浓厚。我们坚持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大力推动外贸扩量提质,持续加大外资项目招引力度,着力做好新时代乡贤文章、“侨”的文章,肇庆成功入选2022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成功举办第四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首届“肇庆星乡贤·同心向未来”共助高质量发展大会,希音、拼多多等一批跨境电商平台项目成功落户和运营,肇庆的“朋友圈”越拓越广、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我们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优化支持创新创造的体制机制,注重营造创新创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扬首创精神,创新推出“五评比两公开”、项目化工作法、“3个三分之一”工作法等工作机制,形成了鼎湖“数字门牌”、肇庆新区“1·24·360”企业服务法则、广宁EOD模式、封开“一村千树”等一批创新做法,全市创新创造活力持续释放,“我为肇庆抓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持续增强。
会议指出,一年来,我们聚焦实现“十大新突破”,以“再造一个新肇庆”的意志和干劲,推动肇庆各领域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我们把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聚焦“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制定实施“九九”融湾行动,加快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推动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开通开工,推进规则机制“软联通”,全力打造粤港澳合作平台,积极融入广州都市圈,“湾区新秀、活力肇庆”不断展现新气象。我们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创先进位消薄,开展“两工两农”、镇街“十八罗汉”、村居“一百零八好汉”典型创建,精心做好“土特产”文章,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广州—肇庆县级对口产业协作、驻镇帮镇扶村等工作,四会市入选国信榜全国百强县,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首次全部超10万元,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我们扎实推进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加快构建“主导+特色”产业体系,持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全面打响制造业项目建设“大会战”,加快打造“344”园区发展格局,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断提速,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两新”产业链快速崛起,瑞庆时代二阶段工程启动建设,小鹏汽车新车型项目签约落地,成功引进协鑫新能源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经营主体新登记数量和增长率均创历史新高,肇庆制造业的当家之底更加厚实、当家之能更加充沛、当家之势更加强劲。我们协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谋划建设肇庆高(新)—鼎(湖)—端(州)科教走廊,加快打造“一廊两院三园多节点”创新平台,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优化实施2.0版“西江人才计划”,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更加牢固。我们积极参与海上新广东建设,加快西江、北江航道扩能升级,深度参与大湾区物流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临港产业园建设,加快融入现代海洋产业链,锂电池、预制菜等一大批货物实现从“家门口”坐船出海,山海统筹、江海联运发展格局持续强化。我们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深切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情怀、土地情怀、人民情怀,深入实施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精心打造11个省级示范点,植树造林、爱绿护绿在肇庆大地蔚然成风,同时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绿色能源基地,肇庆“山湖城江林泉峡”的生态名片越擦越亮,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生态屏障越筑越牢。我们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大力推动广府文化、端砚文化、玉文化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促进农文旅融合创新与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肇庆“中国砚都”称号复评通过,骑楼街完成升级改造,黎雄才美术馆正式挂牌,肇庆人气更旺、消费更火、活力更足。我们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民生社会事业,深化开展“入户问民情、暖心大走访”活动,抓好就业、教育、医疗等工作,办好长者饭堂建设、城区公厕改造升级、口袋公园建设等一批“小切口大变化”民生实事,肇庆在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绩效评价中排名第1,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肇庆父老乡亲的生活喜洋洋、步步高。我们扎实推进法治肇庆平安肇庆建设,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力抓好全面依法治市、扫黑除恶、安全生产、未成年人保护和青少年发展等工作,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安全安心就在身边。我们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扎实做好干部选育管用各项工作,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市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更加巩固,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会议强调,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把2024年作为我市经济工作提质增效年和“百千万工程”典型突破、引领全面的关键之年,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团结奋斗,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创造性抓落实,以“九九”融湾行动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以强化实施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以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深入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不断开创肇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部分正厅级市老领导同志,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及在职副厅级以上领导同志,肇庆军分区政治委员,市纪委副书记、常委、监委委员,各县(市、区)、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副秘书长,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单位、市各人民团体、省驻肇各单位党员主要负责同志,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分基层代表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