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概况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东部和东南部分别与佛山市接壤,西南与云浮市相连,西部及西北部分别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梧州市、贺州市交界,北部和东北部与清远市相邻。全境位于北纬22°47'-24°24'和东经111°21'—112°52'之间,东起肇庆高新区的一村,西至封开县平凤镇的古石村,东西宽156.5千米;南起高要区活道镇的姚村,北至怀集县洽水镇的石莹村,南北长175.38千米。北回归线横贯封开县、德庆县、广宁县、四会市境域。
全市土地总面积1.4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31%。肇庆市辖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3个区,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4个县,代管四会市1个县级市。全市有87个镇、17个街道、1个民族乡。另设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3个功能区。1992年12月设立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赋予县级行政、经济管理职能。1998年4月设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赋予地市级的经济管理权限。2010年9月国务院批准肇庆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10月27日肇庆新区挂牌成立。2014年4月17日广东省,广西区政府联合发文批准成立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9月9日设立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管理委员会;10月14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正式启动。
肇庆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是西江流域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既是岭南土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1994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亚热带的肇庆适宜人类居住,14万年前区域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23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为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所设四会县是广东省4个最早建制县之一;西汉元鼎六年(前111)设高要县;隋朝开皇九年(589)置端州;北宋政和八年(1118)设肇庆府,意为“开始吉庆”;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至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肇庆是两广总督府驻地。
肇庆市山峦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星湖旅游景区(含七星岩景区和鼎湖山景区)为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首批国家风景名胜区。鼎湖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和第一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享有“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天然大氧吧”“城市森林”等美誉;七星岩宛如北斗七星降落在万顷碧波之上,被誉为“岭南第一奇观”。
肇庆市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生物丰富多样,是广东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生物物种起源古老,种类繁多,区系复杂,特有种多,植被类型丰富多样,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全市植物区系科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科数量比例最多,温带成分科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