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里
在肇庆有这样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却是昔日肇庆人文荟萃之地,它就是位于端州区阅江路的“五经里”!
△图源 肇庆发布
“五经里”南接阅江路、北连光明街,全长约132米、宽3米。五经里原称“盛宁社”,明代中期改为现名,“文革”期间曾改称“向群街”,1981年复称“五经里”。
巷名一直成谜....
“五经里”的名字来源说法不一,相传“五经里”因人物而得名。
明朝末年,有个叫李元富的人,迁来肇庆,选择了有“秀色风光”之称的盛宁社(即今天的五经里)定居。李元富的后代李再思,在嘉庆初年为儒家经典教育作出了贡献,被授匾“五经博士”,后又赐举人。于是此地被称为“五经里”,相传在街口还建有一座“五经里”的牌坊。
还有一种说法是,它的命名与五部儒家经典的总称“五经”有关,即《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保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料。
古代居住在“五经里”一带的人中,有不少人在乡试中中举,成为举人,也有成为进士的。为了勉励后代子孙更加发奋攻读五经,期望日后继续人才辈出,故将他们的居住地改称为“五经里”。
△位于五经里的一代封疆大员冯誉骥故居。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夏紫怡 摄
五经里位于高要学宫(文庙)及端州试院(遗址在今肇庆文庙东)邻近。古代讲学以五经为教材,考试以五经取士,乡试前五名为五经魁,故此五经对人民的影响非同小可。
△书香小巷。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事实上,数百年来,“五经里”学风甚浓,名人辈出,有陈、李、潘、冯、程、何、晏、唐、梁等姓氏大户,涌现出一批举人、贡生、秀才,中进士者,有程文、唐汝风、冯誉骥、吴桂丹等。
功名流芳,有的在庙堂,有的在民间。无论“五经里”的街名因何而得,这都是一段佳话,给小巷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五经里”在肇庆府学宫附近,周围有不少古井和老房子。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数百年里,从“五经里”小巷走进走出了一代又一代人。这条小巷里承载过的春夏秋冬、生活方式、人情冷暖,蕴藏了丰富的文化韵味,承载了悠久的历史记忆,是肇庆人挥之不去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