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肇庆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是西江流域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既是岭南土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1994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亚热带的肇庆适宜人类居住,14万年前区域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23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为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所设四会县是广东省4个最早建制县之一;西汉元鼎六年(前111)设高要县;隋朝开皇九年(589)置端州;北宋政和八年(1118)设肇庆府,意为“开始吉庆”;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至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肇庆是两广总督府驻地。
全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83处,其中梅庵、德庆学宫、悦城龙母祖庙、肇庆古城墙、七星岩摩崖石刻、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6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国有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12座、非国有博物馆3座。
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分别为端砚制作技艺、民间信俗(悦城龙母诞)和民间社火(高要春社);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