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政务邮箱| 邮件订阅|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开发新岗位激发贫困户造血功能

保护视力色: 作者:记者 陈松连 通讯员 黄妍 来源:西江日报     撰写时间:2020-08-17 16:44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今年4月起,鼎湖区永安镇建档立卡贫困户阿成每天早上8时,都会驾驶三轮车送妻子阿芳到镇上上班。受惠于鼎湖区永安镇政府开展的公益性岗位,阿芳被安置到公益性岗位就业,从事保洁员工作,每月有2000元工资。这笔钱对改善阿成的家庭生活帮助很大。

  阿成今年49岁,因肢体残疾没有劳动力。他的妻子患有轻度精神疾病。他的女儿同样患有肢体残疾,劳动力较弱。此外,他还有一名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以前,阿成一家人只能依靠每月从政府领取的1000元补贴紧紧巴巴过日子。自从今年4月他的妻子被安排到公益性岗位就业后,每月2000元的工资让他家庭的生活得到较大改善。

  更可喜的是,在政府的积极协助下,阿成的女儿也在鼎湖区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月薪2500元左右。他的儿子上学,政府每年还给补贴3000元贫困助学金。在政府各种政策的帮扶下,阿成一家人彻底改变等靠要思想,一家人生活态度积极,家庭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

  “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我希望儿子能用心读书,将来能成为有用之才,报答社会。”近日,阿成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最近,他还把自己的微信昵称修改成“建成新家园”,里面寄托了他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阿成一家人成功脱贫的故事,正是肇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通过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有就业难困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脱贫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今年以来,为切实减轻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的影响,肇庆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市人社局、市扶贫办联合印发了《关于托底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助力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和稳定增收。

  除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肇庆还积极鼓励贫困户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业脱贫。黄博红是广宁县南街镇江美村的贫困户,一家六口人,家公家婆年事已高,家公还患有慢性疾病。她和丈夫都在农村生活,家庭收入微薄,家中还有一对幼儿要抚养,生活困难。

  2019年,黄博红参加由广宁县人社局组织的农村电商服务专员骨干培训班。学成后,今年2月起,她正式成为一名农村电商服务专员,这个公益性岗位每月可为她带来1550元的固定收入。同时,在县人社局和扶贫帮扶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她开办了江美电商服务商店,兼营农产品和杂货,月收入可达2500元,再加上前文提到的农村电商服务专员这个公益性岗位带来的收入,她的月收入合计4000余元。有了稳定的收入,她干事创业的底气更足了。

  “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经常主动上门,为我送服务送政策,还为我申请了创业补贴以及当年租金补贴14000元,这大大增强了我的创业信心。”黄博红开心地说道。她表示,依靠电商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以及创业支持。她和家人在脱贫奔康的路上越走越有信心。

  为进一步扩大政策影响,肇庆还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推动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优惠政策落实。据统计,截至7月底,全市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公益性岗位开发1507个,利用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1361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