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政务邮箱| 邮件订阅|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一个落后贫困村的“破茧蝶变”——市委办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保护视力色: 作者: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陈震 来源:西江日报     撰写时间:2020-07-24 17:45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2016年至2020年,市委办驻村工作队5年脱贫攻坚工作,交给怀集县连麦镇莲社村一份满意的答卷,51户贫困户190人达到脱贫标准。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如今,市委办驻村工作队把脱贫攻坚与实现全面小康有机衔接,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携手村民决胜全面小康。

  近2000个日夜,市委办驻村工作队全体队员以满腔热忱、不负韶华、初心不变,在莲社村的土地上镌刻出一幅乡村发展的动人画卷。

党建引领激活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随着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子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整洁。最重要的是,村里的党员干部都站出来了,当大家的‘领头羊’。有事就找党员,准行。”日前,莲社村村民陈讲新高兴地告诉记者。

  谁能想象几年前的莲社村还是一个基层党组织建设软弱涣散、贫困人口基数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和人居环境较差的村庄,如今竟然取得了喜人的变化。“软弱涣散党组织这顶‘帽子’,我们终于摘掉了,要是没有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我们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成绩,感谢工作队每一位队员的辛勤付出。”莲社村支书、主任莫如醒握着驻村第一书记叶子敬的手激动地说。

  据悉,市委办扶贫工作队驻村以来,始终坚持把党组织整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是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首要任务。驻村干部通过走访调查摸底,深入群众征求意见,与农民促膝访谈,分别找“两委”班子谈心谈话,调整充实村党总支班子成员。“现在,我们村‘两委’班子有啥话都放在台面上说,不藏着掖着。有什么事,大家都一起想办法、一起努力解决,非常团结。”莫如醒说。

  “村里的变化都能看得见,现在村里的大事我们也有了发言权,尤其是重大事项,大家说了算!”村民莫崇记指着村务公开栏上的表格念叨起来,“村里的各项支出、低保救助对象的补助金额,一项一项都列出来了,一清二楚!”

  “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提振了“两委”干部精气神,让人心聚了起来。”叶子敬说,如今,莲社村昔日班子软、党员散、矛盾多、集体穷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已经晋位升级。一个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迸发出前所未有后劲和活力的基层党组织正在冉冉升起。

  此外,市委办坚持把脱贫攻坚同党建、村建和户建深度融合起来,结合当前省定贫困村莲社村创建省级文明村和县“星级”党组织建设,多措并举筹集社会资金140多万建设一幢高四层的莲社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大楼内党员活动室、党群服务大厅、多功能综合会议室等10多个现代化功能室一应俱全。

  “彻底解决党组织阵地薄弱和办公条件简陋的‘老大难’问题。”莫如醒感慨,村委新办公大楼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产业支撑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滴滴滴……一早上,贫困户莫崇麟照常来到位于莲社村社八自然村的综合养殖基地,不同的是,他骑上了新买的摩托车。基地内的牛、猪、鸭、狗等动物看见“主人”来了,“嗷嗷待哺”。随着莫崇麟分批次喂养,动物们又重归安逸状态。莫崇麟通过发展养殖业,如今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脱贫离不开产业发展。”早在2017年入户调查时,第一任驻村书记陈超强就发现莫崇麟有自主创业意识,于是便帮助他申请政府贴息贷款项目。“他想挖鱼塘,计划鱼塘边上增加养殖场。”陈超强说,“由于开挖要用钱,贷款还需要走流程,我便先私下帮他垫付2万元。”

  随着养殖基地的收益不断增加,该基地也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养殖场,莫崇麟的家庭经济条件也大幅提升,“今年收入预计有十多万元,家里添置了不少新家电,生活也逐渐好起来。”

  4年来,驻村干部持续谋划发展扶贫产业项目,一方面鼓励动员村民将田地、山地集中出租,促进土地流转,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农业种植的龙头企业结合当地实际规模种植特色产品,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的脱贫致富路。如今,走进这个占地100多亩的百香果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果苗种植在山腰间,基地内耸立着的“花开新时代 硕果满莲社”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一个个百香果挂满藤蔓,绿色的果实在阳光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贫困户参与到百香果种植产业中,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务工酬劳、项目收益分红等多种收入。”莫如醒表示,通过大力发展百香果富民产业,既做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又带动了农民致富,更促进了贫困户持续增收,形成了“处处百香果、户户奔小康”的产业发展新局面。百香果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果”。

  据悉,莲社村凭借着百香果种植、通用厂房等项目的投产与运营,每年收益50多万元。入选的项目里,每年为该村增加就业岗位近100个、增加农业务工收入约150万元。

就业帮扶让贫困户端稳饭碗

  “受疫情影响,我没有到大城市打工。驻村扶贫干部就来到家中,为我讲解政策,赠送口罩,并主动牵线搭桥,让我在镇上找到了一份稳定工作,通过学一门手艺,凭一技之长实现稳定脱贫,非常感谢他们。”在连麦镇一家不锈钢装饰店上班的莲社村贫困户吴少恒开心地说。

  据悉,为了让贫困家庭劳动力端稳就业“饭碗”,稳定脱贫,驻村扶贫工作队克服疫情影响,率先采取了“三个一批”应对措施,促进因疫情影响暂时未就业的贫困户就业,即产业转产一批,“扶贫车间”吸纳消化一批,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一批。

  今年3月中旬,市委办扶贫工作队深入受疫情影响暂时未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了解他们就业意向,耐心讲解有关就业帮扶政策,为他们就业提供保障服务。当月,共有116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了就业,占贫困家庭劳动力90.63%。

  针对贫困家庭劳动力集中反映的企业招聘信息和交通工具缺乏,自身能力有限等问题,扶贫工作队还主动与怀集县人社、扶贫部门和连麦镇党委政府对接,集中组织他们到广佛肇经济合作区应聘,并安排专车,提供接送服务。

  “为贫困户‘输血’的同时,更注重‘造血’,做到智志双扶。”叶子敬表示,通过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以就业实现稳定脱贫,达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帮扶效果。

  同时,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积极吸纳他们到扶贫产业基地、扶贫车间等务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此外,扶贫工作队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并协调所在镇卫生院、中心校和村委会,培育开发了保洁员、管理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确保托底安置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截至目前,市委办帮扶的莲社、仓社、下坑3个行政村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已实现稳定就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