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行增殖放流暨肇云梧渔政执法联合行动
保护西江生态 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市民将鱼放进西江。 西江日报实习生 梁志锋 摄
在岸上鱼池中捞起,再运至岸边,一条条生猛的中华鲟从包公码头出发,顺着“滑梯”流入西江……昨日上午,我市举行2016年渔业增殖放流暨肇云梧渔政执法联合行动启动仪式,将200尾中华鲟和50万尾青、草、鲢、鳙等西江传统经济鱼类放流西江,向全社会倡导科学放生、保护西江水生生态的绿色发展理念。
“增殖放流有利于西江水生生态的平衡,特别有意义。”一大早就过来的老渔民彭伯表示非常支持这种活动,在岸边他动起手来,与其他20多名渔民代表一起将青鱼、草鱼等鱼苗放进西江。彭伯告诉记者,渔民是靠江吃饭的,但早些年由于江水生态变差,加上部分人无序捕捞,在西江捕到的鱼越来越少,“近年通过开展这种增殖放流活动,有效补充了鱼类的品种和数量,整个西江水生生态逐渐变好,我们打渔也更有收获了。”
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西江水生态环境恶化、渔业资源枯竭的问题日益突出。 据广东渔政总队肇庆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保护和恢复西江水生态环境,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每逢4-6月我市均严格执行农业部关于珠江流域的禁渔期制度,重拳打击 “电、毒、炸” 等各种非法捕捞行为,同时积极推进江河人工鱼巢建设和增殖放流活动,10年来建成人工鱼巢超过15000平方米,每年放流育苗数量超过1000万尾。“通过这些活动,让辖区江河水域渔业资源得到有效补充,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据科研部门监测和渔民群众反映,今年我市江河水域的捕捞量有明显回升。 ”
当日,活动现场还开展了打击非法捕捞成果展示、渔业政策法规宣传、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咨询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到场参加。据介绍, 启动仪式结束后,肇庆、 云浮、梧州三地渔政部门还将在西江水域开展连续3天的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禁渔期内各种非法捕鱼行为。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李天出席仪式。广东渔政总队派员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