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岩历史沿革简述
七星岩包括星湖、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及北边的阿坡岩,排列的形状如同天上的北斗七星,所以叫七星岩。
七星岩风景区真正较有规模的开发始于民国。
民国21年(1932年)9月,七星岩公园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之后,即开始筹款对七星岩进行较大规模的建设,开筑岩前路、环岩南路、环岩北路、岩后路、双源路等。
民国22年(1933年)11月,建双清馆及集思广益斋于水月宫侧。
民国23年(1934年)3月,修筑岩前村北至阆风岩公路,并建聚星桥。余佶闲捐建佶闲亭及揽胜坊;余汉谋捐建后乐亭。
民国24年(1935年)2月重修水月宫。3月,重修三仙观,同时修筑环绕水月宫前的公路。4月,重修梦华轩。5月,筑阆风岩至七星桥之环岩路。同时重修天柱岩上之大鉴寺、天柱亭、文昌宫,并修筑石室岩口至天柱岩之公路。6月,建七星桥。同时,修筑七星桥至水月宫侧之环岩公路;并筑天柱岩至双源洞侧山脚之环岩公路,建天柱桥。12月,重修天柱岩磴道。是年,重建七星岩荫梓亭。期间,李汉魂捐建南华亭;赖荣等捐建十友亭于屏风岩麓,梁祖诰捐建“洞天敞奇”牌坊。
民国25年(1936年)1月重建玉屏岩磴道。4月,修筑南华亭下至梦华轩之环岩公路。12月,国民党驻军151师901团及903团助筑犀牛岗至双源洞之环岩公路。是年,建挹光亭。
民国26年(1937年)1月修筑南华亭下至犀牛岗之环岩路及拱北桥。5月,修筑石室、天柱岩两岩之间的双磴道。
民国31年(1942年),国民党第64军副官处在七星岩犀牛岗建64军坟场。
民国35年(1946年)9月,高要县参议会议决:将七星岩公园管理委员会扩大为全县名胜建设委员会。10月14日,国民党高要县政府据参议会提案,即日成立肇庆七星岩、鼎湖山名胜建设委员会。11月15日,国民党高要县政府出告示,严禁采运星岩山石。是年,县府议决永远禁采星岩石以保存名胜。